一、时间记录的基础理论
时间记录的基础理论源自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。
概述
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是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56年如一日对个人时间进行定量管理而得名的。这种方法建立在数学统计的基础之上,重点是对消耗时间的记录进行分析,使人们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时间利用状况,并养成管理自己时间的习惯。
简单地说,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就是要:
- 记录时间–>分析时间–>消除时间浪费–>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
- 记录–>分析–>整合–>规划
要点
- 保持时间记录的真实性、准确性。
真实是指工作现场的记录,而不是补记的。
准确是要求记录的误差不大于15分钟,否则记录就无使用价值; - 切勿相信凭记忆的估计,人对时间这种抽象物质的记忆是十分不可靠的。
- 选择的时间记录区段要有代表性。
- 及时调整时间分配计划。在检查时间记录时,要找出上一时段计划时间与实耗时间的差,并以此为根据,对下一时段的时间耗用予以重新分配;
- 坚持就是成功。
步骤
- 记录。
准确地记录时间耗费情况,要真实准确。 - 统计。
每填完一个时间区段后,对时间耗费情况进行分类统计,看看用于开会、听汇报、检查工作、调查研究、走访用户、读书看报等项目的时间比例有多大,并绘成图表。 - 分析。
对照工作效果,分析时间耗费的情况,找出浪费时间的因素。浪费时间的因素主要表现在:做了不该做的工作;做了应该由别人做的工作;做了浪费别人时间的工作;犯了过去犯过的错误;开会和处理人事关系时间过长等等。 - 反馈。
根据分析结果制订消除浪费时间因素的计划,并反馈于下一时段。
很多人可能停留在第一步,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在记录的基础上,进行统计分析,然后运用反馈的方式规划下一阶段。记录→分析→整合→规划
二、工具推荐
- IOS:iTimeLog
- Android:Time Meter
三、时间记录的方法
时间记录的要点
- 第一件事,建立标签,一开始标签要少;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调整;
- 分类标签要全面,前面加一个数字代号;细分标签可以放到描述里面。
例子:03家庭生活:家中杂事 03家庭生活:就餐时间
- 备注:尽量只添加一条;添加提醒可以作为提醒、避免忘记。
- 记录要客观、持续、及时,每天结束的时候要检查当天的时间分布;
客观:把正在做的事情写清楚;
持续:连续全面地记录;
及时:在事情发生的当下记录,而不是事后补记。 - 提高打字速度,减少收集成本。
分类标签不宜过多
- 如果分类标签过多,会造成一部分标签为空值,不能从整体上把握。
- 建议:只保留大的分类,分析出大块时间的走向。
- 对于想要关注细节内容,如果有必要,设立二级标签。如果只是短期的活动或项目,放到描述里面。
四、时间分析的方法
大体思路:用软件(iTimeLog或Time Meter)导出csv数据到Excel中–>用Excel的数据透视表进行分析,具体方法见活动中具体介绍
- 时间分析:利用数据透视表可以轻松做出时间日报、周报、月报
- 特定报告举例:筛选事件、进行精深练习、项目报告、精力报告
五、时间规划,规划未来
通过时间分析,找出“自由时间”并最大限度的进行安排
注意重点:
- 对时间的控制与管理不能一劳永逸;
- 他们持续不断地做时间记录。
- 定期地对时间记录进行分析;
- 确定自己可以支配的“自由时间”;
- 给重要的活动定下必须完成的期限。
- 要想有效要将时间做整块应用。
本篇文章的内容来自 ["幸福俱乐部活动"](http://help.doitim.com/group/topic/1302 "幸福俱乐部活动")的记录